佐治亚理工大学王琰教授来访研究院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院内新闻

   2015年7月6日,佐治亚理工大学王琰教授应信息与智能研究所胡友民教授邀请,来我院参观与交流,并作了题为“Simulation Based Design of Phase-change Materials”专题讲座。

   王琰教授1996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98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于同年8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Pennsylvania)留学, 2003年获工业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起受聘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eorgia)机械工程学院,现任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 多尺度系统工程(Multiscale Systems Engineering), 建模与仿真(Modeling & Simulation), 不确定度量化分析(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 Analysis)。此前2003年至2005年作为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教授, 参与筹建由匹兹堡大学等多所大学与多家公司联合组建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e-Design研究中心 (NSF I/UCRC Center for e-Design)。2005年至2009年任美国UCF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Orlando, Florida)助理教授。

   王琰教授在讲座中详细讲解基于解决方案的多尺度产品材料设计范式来创造新材料,将是未来产品工程师的主要任务。计算工具是实现这样的范式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工程中,一种控制短语转换的最重要的和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功能材料,这种材料对于信息存储能源收集和存储、传感、和其他应用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在此项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模型,称为周期表面模型(periodic surface (PS)),用来开发高效的超多孔纳米和微观尺度几何结构。晶体的相变根据PS变体模型进行建模,采用一种几何导向鞍点搜索算法来定位势能表面(PSE)上的过渡路径。目前提出了过渡路径搜索算法,根据第一准则密度函数理论,同时会发现很多PES表面上的最小值和鞍点。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一条过渡路径上进行一次搜索,这种新的算法能够提供一种全局能量格局的照片以及更加彻底的探索设计空间。 (通讯员: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