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科创周刊丨“八骏奔腾”书写“双链”融合创新故事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院内新闻

   11年前,丁汉院士受邀带领华中科技大学一批科技人才来到惠山,建立首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院,开启惠山“院士经济”发展之路。


   “大院强所”肩负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加速跑,让前沿科技更“接地气”,助力无锡产业转型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成功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落地成长。依托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的研发成果,这批孵化的高科技企业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创新,如《八骏图》中的神驹般争先恐后闯向国际市场。

   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特别的赛道,挖掘“八骏奔腾”的故事。

   学用相长 选中赛道创业即奔跑

   手握“独门秘技”方可领跑赛道。材料学博士邓哲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期间,在导师黄云辉教授指导下,将声学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状态分析,深入研究后发表了多项国际首创成果。中科院院士、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院长丁汉知悉后,便鼓励黄云辉教授与邓哲博士来无锡,依托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组建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成果转化。黄云辉教授团队扎根无锡惠山,从立项到研发再到转化,去年成立了无锡领声科技有限公司,由邓哲出任CEO。从组建时的8人团队到如今的60多人,领声科技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3个超声波电池分析技术应用团队之一,也是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孵化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匹“赛马”。


   紧盯国际国内的首创技术,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边研发边转化知识产权成果,至今数百项专利已“落地”30%以上,打造成服务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新型科研机构典范。

   以学促用,解决国内新兴产业的痛点。“做得早,就必须抢占世界技术的顶端。”邓哲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推进的新兴产业,电池的安全检测没有现成技术,他和团队一头扎下去,快速找到了声学技术运用于检测的办法,企业名称也由此而来。在惠山区的支持下,企业在梦燕公司写字楼“扎根”研发,他和初创团队成员一起在惠山安了家。当首台检测产品成功销给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时,平均年龄30多岁的团队一片欢呼。就此,也开启了年轻的领声与比亚迪、华为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之路。

   据悉,领声正与国家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在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更要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邓哲说。

   院地相融 地方强援助骏马奔腾

   早跑一步、先人一程。浦栋麟是上海交大的控制专业博士,师从丁汉院士,7年前来无锡创业后,便开始了沪锡两地奔波的“双城记”。他带领的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首批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近100人的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其中82%是技术研发人员。

   “企业研发技术的‘母体’来源于研究院的攻关成果。”浦栋麟说,公司专注于“加工+测量”一体化技术,形成航空复杂零件数控编程与仿真CAM软件、三坐标测量专机等核心产品,主要服务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快马加鞭,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创新。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聚集了600多名专兼职研发人员、6亿元资产和6万平方米载体的新型研发阵容。“这里产学研一体的高端技术人员占比最高,研发平台与服务企业需求是一条链,形成互动式的循环。”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成说,无锡对产学研推动的“强磁场”引人才集聚而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场”,助“八骏”奔腾。

   “集萃华科研制的30台套三坐标测量仪,服务于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生产,测量评价软件、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测头等核心部件全部是自主可控技术。”浦栋麟自豪地说,“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高手同台竞技,基于我们有强大的后援。”他说的“后援”,来自丁汉院士团队获得的2020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1亿元的顶格支持。

   “获得强援,全员振奋。”他说,面向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复杂零件数字化制造需求,企业聚焦国产化工业软件和智能检测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制开发出三款科技产品,核心性能指标媲美国际高端品牌,产品已经在中国航发等央企和地方领军企业应用。有了“太湖人才计划”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集萃华科不但引进大批高端研发设备,同时集聚和培养起一支高层次研发和工程人才队伍,拥有自主专利100余项,近三年累计获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人才奖项30余人次。

   奔向未来 加快厚植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无锡黎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刚特别忙,大量的时间在飞机、高铁上。他所在的企业是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孵化的机器人公司,公司团队获评2020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主攻航空航天、储能液流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机器人智能化装配技术与装备。


   张刚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有20多年机器人行业科研及工程经验。作为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成果产业化转化载体,“黎曼”不但研发制造业机器人,还推动服务对象再造生产流程。一汽解放锡柴总工长黄成说,企业致力创建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有了黎曼机器人的技术加持,一汽解放锡柴惠山工厂的系统集成方案改造了原来“人盯机器”的生产流程,总控“大脑”同时指挥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机器人和相关生产系统,使生产效率整体提高了5%。“我们成功打破了原来产能的‘天花板’,展示了柴油机生产的未来场景。”黄成说,如今企业的年产量超出规划产量近50%。

   “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为产学研成果落地提供了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宝贵机遇。”王立成说,未来产业对传统技术的颠覆力极强,新质生产力强调新技术、新领域对经济、社会、生活等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正是研究院孵化企业“奔跑”的方向。

   未来产业“奔腾”在前。从研发团队到建成平台,“黎曼”获得了充足的研发资金和宽裕的生产车间。“政府的大力支撑,使团队敢于接单,勇闯高端制造应用市场。”张刚说,视觉导引机器人的研发成功,使团队入选2020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这款最早计划用于光伏产业的机器人,一下子在汽车、柴油机等行业“走红”。从创办时“黎曼”年营收不足百万元,到2023年订单突破1.2亿元,张刚和50多名研发人员始终立足市场需求,研发大型构件移动机器人、自动化测量机器人的技术指标及各项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深耕机器人化智能装配核心技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高端制造。”张刚说,“对接”未来,“黎曼”将设置航空航天事业部、新能源装备事业部和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两部一中心”的发展新格局。


   让科研成就科创,一路走向市场,是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走稳走强的路径。研究院现有20支研发团队,他们把研发出来的“首台套”一个个成功转让或转入孵化企业。“打通科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研发、资本、孵化协同创新,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王立成说,也正因为信心提振,更多研究院培养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更多的科技成果选择落地转化,续写无锡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