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两字对企业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高层次的人才保障、高成本的仪器设备、前瞻研究……每一项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如何让科技力量薄弱、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投靠有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产学研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大学研究院是一条重要路径。
不过,大学研究院也会有“水土不服”“研用脱节”等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用四年多时间,投资孵化近20家企业,与无锡市、惠山区企业技术合作项目超100个,其秘诀在哪?
答案是,踏实做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源”“智力库”。
大举投入,缘自技术自信和市场需求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正式成立,建院伊始,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无锡研究院院长丁汉就确立了技术研发的三个方向:“大叶片、小叶片和智能制造。”基于华科大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助力无锡的机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创新发展。
刚到无锡时,团队的人们还是感到“底气”不太足,“我们经常有纠结,团队要不要再建、人才要不要再引、仪器设备要不要再买?”副院长李进仪说,最终基于对市场、对产业的需求把握,研究院“高举高打”,在仪器设备资产超5000万元的基础上,年内预计还要新增人员40名左右、仪器设备2000多万元。
“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很大、现有的技术制约明显,而不少企业的人才、科研情况很不乐观。”李进仪说,“用得着”研究院的地方很多。华科大无锡研究院的“自由”也来自于区政府的信任:研究院人员引进自主、管理运作自主、利益分配自主,相关部门只对其进行半年度考核、年终总结,公布成绩并兑现奖励。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与企业紧密合作
大胆的投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让研究院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合同科研、投资孵化等多项工作。“我们不在研究院做基础科研,也不单纯地做一个孵化器。”丁汉表示,研究院追求的是产业发展,始终立足技术先行,从企业、产业需求中来,到市场中去、到中国制造2025中去。做高端引领、先进适用的技术,做熟做精、做成产业。
同时,研究院也拒绝了许多过于商业化的项目,如科研地产开发、成立孵化园等。“研究院的人力、物力有限,还是要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研究院在实现了“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之后,又向前走了一步,“做高端引领、先进适用的技术,做熟做精、做成产业。”研究院不仅把先进的技术输出给企业,更通过孵化企业和项目,催生了新的产业。
成立五年多以来,研究院已引进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人才在内的180多位技术人员,成立了9个技术研发平台,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300余家无锡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合同科研收入达5000多万元,引进孵化智能制造企业12家,其中与中国中车合作成立的无锡中车时代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不到一年,就已经有了1亿多元的订单,目前研究院已经成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技术研究所。还有不少帮扶无法用数字体现,不少跟随导师来到研究院的研究生,在无锡的其他企业工作,为无锡的机械产业注入了新生力量。
提升“造血”能力,为地方孵化企业与人才
无锡市拉链行业商会为了提升拉链的质量,从而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到“家门口”请来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成智能化生产线。“虽然前期投资大了点,但质量、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商会邵达君说。
不过,这笔“账”不是每位企业家都算得过来,记者也在与一些无锡中小企业的交流中发现,担心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否立竿见影、苦于现金流的制约、不愿做技术投资等种种难题仍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无锡企业服务、提升无锡产业的发展,研究院还需要做更多。
“去年各类科研项目合同金额超6000万元。研究院已经基本走上正轨。”院长丁汉表示,为了研究院的更好发展,从建院之初就把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研究院也积极探索市场化科研、公司化发展、产业化运作新模式,与中科招商、苏民投合作产业基金,参股投资孵化企业等,中车时代、尚实电子等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并正在积极推进上市规划等。研究院也将实施“新人新机制”,组建青年团队为主的公司化新型研发机构,经营技术商品,打造研发产业。
产学研良性互动,不仅帮助先进技术走出“深闺”,而且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
记者手记
产学研合作不能只有“政府支持型”
上月,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詹姆斯来到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讨论提升电动自行车电机性能的问题。这只是全市产学研工作的一个缩影。麻省理工学院自2011年与锡山区合作以来,已完成验收的3个项目累计实现销售4.2亿元,税收达2700万。
目前,全市累计建有院士工作站128家,省级52家;校企联盟852家,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21家。另据数据显示,无锡市承担实施的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中80%以上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在无锡市获省科技厅立项的218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中82%是产学研合作项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实体型、紧密型的研究平台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
根据市科技局对无锡现有研究院平台的统计分析,目前社会资本持股型、综合发展型的研究院发展状况较好,培养人才型和孵化企业型的研究院在输出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作用良多。而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机构进行资金扶持,政府支持型研究机构则多数运行情况不够理想,正在面临“断奶”困境。同时,研企合作、对应服务企业的几所研究院,如果后续没有核心产品,则同本地企业合作的持续性会受到考验。
实际上,较早开始产学研合作的锡山区也一直在调整合作模式。“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同时也要考虑投入的产出比。”锡山区科技局副局长赵又力表示,2011年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需求,就是企业提出的。“我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走出去的意愿也很高。”在与麻省理工合作之后,科技局和企业也在探索如何扩大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共建实验室和探索学生实习计划等。而此前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目前也在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模式。“依托电动自行车等锡山区优势产业,加强搭建创新载体平台的力度。”赵又力认为,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扩展企业的视野、推动骨干企业转型升级……产学研平台的建设方面,能做的工作还有许多。